当前位置:星云护持组 > 佛法自然 > 正文

通向心灵自由的钥匙:破解内心困境的启示

2024-04-20 10:23作者:admin

拔除心中的刺 通德法师

一只小鸟问它的父亲:"...... 人类比我们优越吗?他们的生活比我们幸福吗?大鸟说:"他们可能比我们优越,但他们活得没有我们快乐。" "为什么?" 小鸟不解地问。"因为人类心中有一根刺,时时刻刻刺痛着他们,折磨着他们。他们给这根刺取了一个名字,叫贪婪。" 鸟爸爸解释道。

李宗盛有一首歌叫《凡人歌》,歌词也反映了人类的贪婪:"你我皆凡人,生于世间。我们生在尘世间。我们终日奔波,一刻也闲不下来。既然不是神仙,就不能不心无旁骛。把道德放在两边,把 "利 "字放在中间,......"

"贪 "字是一个合成词,所谓爱财曰贪,爱食曰馋,就是它的本义,两者合在一起,就有贪得无厌、欲壑难填的意思。用这个词来形容那些贪财的人,再合适不过了。关于贪婪的后果,我国的古训不胜枚举:比如,"利之方有倚刀,贪人亦从贼",这是用拆字的方法告诫人们贪财爱利最终会 "杀 "了自己;"须知下饵,触口则钴钩"。触口即是钴钩 "是用 "贪鱼易上钩 "的比喻来劝诫世人要洁身自好,千万不要被那些物欲所诱惑;至于 "饱食肥甘,轻衣暖体,不知节者丧其福;广积豪富,不知止者杀其身"!至于说 "饱食肥甘,轻衣暖体,不知节者,失其福也;广积薄发,骄奢富贵,不知止者,杀其身也",则是说 "饱食肥甘,轻衣暖体,不知节者,失其福也;广积薄发,骄奢富贵,不知止者,杀其身也"。

贺拉斯说:"贪婪的人也一定是焦虑的:因为他生活在焦虑之中,......,他将永远不得自由"。这与大鸟所说的 "眼中钉 "如出一辙。

在佛教中,"贪 "是 "障 "的根源,也是 "三毒 "之一。贪图享受的人往往有各种各样的欲望,有的人看到别人的财物总想占为己有,有的人总是贪图别人的恭敬供养,有的人对自己的财物常常吝啬,有的人在日常生活中贪图自己的享受。...... 总之,贪婪的人总是不满足。有了这个,还想要那个;有了这个好东西,还想要那个更好的;有了一百万,还想要二百万、三百万 ...... 在当今社会,人们的贪婪往往更多地体现在物质金钱上。为了金钱,可以不顾道义;为了金钱,可以不顾他人生死;为了金钱,甚至可以不顾兄弟之情、父子之情。可贪婪的人到头来会有什么好结果呢?还不是自己种下的恶果自己吃!

曾经,有一位腰缠万贯的亿万富翁,他曾经用1000万美元,拿去买股票,由于牛市的出现,几乎转眼间他就成了亿万富翁,但他并不满足,在股票上涨时不肯抛出,继续买股票。终于有一天,牛市变成了熊市,他的股票价值缩水得厉害,他本可以就此收手,但他总觉得还有翻盘的机会,不仅不肯卖掉手中的股票,还孤注一掷,把全部家产都用来买股票,结果赔得身无分文。当他一无所有的时候,因为经受不住打击,他心脏病突发最终背上了自己的生命!可以说,是贪婪害了他,他也为自己的贪婪付出了生命的代价!最后,他的朋友总结他失败的教训时说:"记住两个字:知足"。每当一个人贪婪的时候,即使他能赢得整个世界,失去生命又有何用?人还能用什么来换取自己的生命呢?" 因此,人有欲望并不可怕,关键是欲望不能贪婪,要适度。

瑜伽师地论》卷 59 对贪欲有详细的解释: "再次,必须从五个阶段来认识贪欲的圆满,什么是贪欲的五个阶段呢?首先是执着心,执着于自己的财物。二是贪心,表现在积累财物上。三是贪食之心(贪财是贪食,贪恋依赖也是贪食),即认为其他财产和其他事物是华丽的,并对其爱不释手。第四种是计较心,即 "我为什么要拥有他所拥有的一切?五是覆心,即被贪嗔痴所缠绕,不知羞耻,不知罪恶,不知舍离。如果只有对自己财产的执着,而没有其他心念:那么要知道,这并不是贪欲和恶行的圆满。如果有执着和贪婪,没有其余的心:这也不是人们常说的圆满贪欲相,即使缺少前面提到的任何一个相,这也不是圆满贪欲相。如果把它们合在一起,就是贪欲的圆满相。

通向心灵自由的钥匙:破解内心困境的启示

这段论述描绘了佛经和现实生活中贪婪的过失。佛陀在世时,南印度有一位学道的富翁,虽然名义上是学道,但仍然被世俗的习气所缠绕。

本来,学道之人的生活是简单朴素的,比如吃饭只为吃饱,穿衣只为穿暖。然而,这位学道之人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尽力让自己享受其中。例如,他用汤沐浴,用酥油抚摸身体,等等,与不学道的人没有什么不同。因为他自己被这些欲望所束缚,所以他修行了很多年,当别人悟道证果时,他依然如故。

后来,他意识到自己落后于他人,感到羞愧,决定来世一定要勤奋修行。于是,他来到了距孔丘城东五里的睦图拉国的一座山寺,拜当代著名高僧乌波多法师为师,并拜他为师。

见到尊者后,他请求开示,乌波多尊者知道他被贪欲所束缚,便对他说:"如果你真的接受我的教诲,我就能指导你学习道法的立法。"

"尊者慈悲,我愿意接受教诲"。于是,优波多尊者把他带到一座山上,用神力变出一棵很高的树,教学道者上到树上,在树下变出一个又深又宽的大坑,先让他放下两只脚,然后让他放开一只手,最后让他放开唯一的一只手,学道者反对说:"如果我再放开一只手,就会掉到坑里摔死。"

乌波多法师说:"已经和你说好了,一切都要听从我的教诲,你现在怎么不听了?"

这位有学问的人想到了此行的目的,即不顾一切地松开了手,准备往下掉,就在他的贪念消除的一刹那,树和坑都消失了。直到这时,优波多尊者才对他进行了宣讲和开导,而他也精进不懈,{勃艮第 9L 耶}证得了罗汉果位。

忘不了自己,就摆脱不了贪嗔痴,摆脱不了贪嗔痴,就克服不了修道的魔障。

有一个笑话说,有一个人非常贪财,有一次他背着一个袋子过河,可是船突然在河中心沉了下去,这个人就掉进了水里。他赶紧往回游,可是水很深,背上的袋子又很重,他怎么也游不动,只喝了几口水。岸上的人劝他把背包扔掉,这样可以轻装游回岸边。然而,这个贪婪的人却说什么也不扔掉他的袋子,说里面有很多银子。结果,他在水里挣扎了一会儿,沉入了水底。

笑话中,贪财的人因贪财而丧命,还被别人耻笑,实在令人唏嘘。因此,我们活着的人应该清楚地认识到:只有拔掉心中那根叫做 "贪婪 "的刺,我们才会不为物欲所累,获得一颗纯净自由的心灵,进而才会以平和的心态、淡定的态度,去做自己该做和喜欢做的事情。然后就能以平静的心态、淡泊的态度去做自己该做的事和喜欢做的事。只有这样,才能更好地驾驭自己,生活才会多一份快乐,少一份烦恼。诚如《菜根谭》所言: "人生只为欲字累,如马如牛,听人拘束;为鹰为狗,任物鞭笞。"人生在世,只为欲字累,如马如牛,听人拘束;为鹰为狗,任物鞭笞。若一念清淡无欲,天地不能化我,鬼神不能使我,况区区万物乎!"

最近关注

热点内容

更多